杞县板木乡
| 招商动态 |2017-03-02
板木乡地处杞县最南部,东临宗店乡,西毗竹林乡、于镇镇、南与太康县之龙曲、高贤接壤、北连付集镇,铁底河斜穿全境。南北长8.6公里,东西宽6公里,总面积51.5平方公里。辖24个行政村,47个自然村。
基本信息
中文名称
板木乡
外文名称
Plate wood township
占地面积
51.5平方公里
地理位置
杞县最南部
1所辖村庄
2区域代码
3历史沿革
4产业结构
5人口数据
6风水情缘
折叠所辖村庄
辖板木北、板木南、板木西、板木东、刘庄屯、洼刘、谷熟岗、马庄、大李庄板木乡在河南省内位置、张仙庄、陈子岗、张官、武旗、朱庄、吴庄、侯堂、前营、中营、港刘、北张庄、琉璃庙、汤路口、马桥、陈庄24个行政村。
陈庄村、梁堂村、张昌村
折叠编辑本段区域代码
410221203:~200板木北村 ~201板木南村~202板木西村 ~203板木东村 ~204刘庄屯村 ~205洼刘村 ~206谷熟岗村 ~207马壮村 ~208大李庄村 ~209张仙庄村 ~210陈子岗村 ~211张官村 ~212武旗村 ~213朱庄村 ~214吴庄村 ~215候常村 ~216前营村 ~217中营村 ~218港刘村 ~219北张庄村 ~220琉璃庙村 ~221汤路口村 ~222马桥村 ~223岑庄村
折叠
历史沿革
抗日战争时期是水东根据地的中心地区。1959年建板木区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改乡。1997年,面积51.5平方千米,人口3.5万,辖板西、板南、板北、板木东村、岗刘、刘里庙、马桥、张庄、刘庄屯、洼刘、谷熟岗、马庄、大李庄、张仙庄、陈子岗、武旗、朱庄、吴庄、侯堂、前营、中营、陈庄、张官、汤路口24个行政村。
折叠产业结构
2000年以来,乡党委政府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全乡5万亩耕地基本形成了"沟相通、路相连、林成网、旱能浇、涝能排"的格局;种植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,建成了蔬菜、三樱椒种植基地;畜牧养殖业成为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,截止至2009年板木乡有规模养殖厂68家,位于板木西村的开封恒大肉牛养殖育肥基地是开封市最大、最具规模的肉牛养殖厂,生猪、牛、羊的存栏分别达3.4万头、0.27万头、2.5万只;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,道路畅通,村内整洁,沼气入户,医有保障,精神文明之花绚烂开放。
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,乡党委、政府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,分别在土地使用、办理手续、税收等方面予以照顾。2008全年共引进资金6000万元,一批企业先后落户板木,全乡48家企业初具规模并呈现出勃勃生机。农业资源丰富,是小麦、棉花、玉米、大豆的主要产区;社会剩余劳动力多达万人,且交通方便、水电资源丰富,是杞县南部一颗耀眼的明珠。
折叠人口数据
(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)
总人口
38141
男
19381
女
18760
家庭户户数
9464
家庭户总人口(总)
38141
家庭户男
19381
家庭户女
18760
0-14岁(总)
10604
0-14岁男
5618
0-14岁女
4986
15-64岁(总)
24496
15-64岁男
12395
15-64岁女
12101
65岁及以上(总)
3041
65岁及以上男
1368
65岁及以上女
1673
户口本地住在本地
37929
展开
折叠风水情缘
神仙刘伯温与杞县板木乡风水情缘
◎高占全
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,少年时期就聪明过人,23岁就考中了元朝的进士。他看透了元朝的腐败,曾多次辞官隐居。后来朱元璋请他做军师,在他的鼎力辅佐下建立了大明王朝。然而,刘伯温深知朱元璋可以共患难,不能同享福,于是又一次决定功成身退。洪武三年(1371)正月刘伯温辞官隐居,成了一位江湖奇人。
在刘伯温辞官隐居,浪迹江湖的岁月里,曾经三次来过杞县板木,加起来的时间不下20年。因此,板木仍流传着许多刘伯温的传说。
1359年5月25日,刘伯温携母周游中原第一次来到板木。当时的板木有铁底河从村北向东流去,羊角河从村西北绕村镇海河向东南流去,板木集的16个大坑塘就像16颗明珠一样点缀在村镇的重要位置上,净水面就有300多亩,有"北方水镇"之称。刘伯温见这里文化灿烂,景色宜人,刘伯温母子就在位于村中心位置的天地坑西沿的庙院里住了下来。
6月15日,是刘伯温的生日,这天天空乌云翻滚、雷鸣电闪,倾盆大雨下了一天一夜,板木集方圆数里都坑满濠平,汪洋一片。成千上万只青蛙整天欢蹦乱跳,"咯哇"、"咯哇"地欢唱不止。
一天晚上,刘伯温见母亲迟迟不睡且唉声叹气,就问母亲哪儿不舒服。刘母说,天气闷热,蛤蟆乱叫,心烦意乱,睡不着觉啊!伏天汛期蛤蟆叫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啊,看到母亲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样子,刘伯温也很无奈,只急得他屋里屋外团团转。他来到坑边望着天地坑16亩多的水面,唉叹道"青蛙呀青蛙,遇到这样的气候,你们嬉戏玩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,可你们叫唤得如此厉害,叫母亲如何入睡呀?"你说奇不奇怪?他的话音刚落,整个天地坑的蛤蟆一个叫的夜没有了。刘母这才安然睡去。也就是从那天起,板木天地坑里的蛤蟆至今再也没有叫过。
明至正二十二年(1362)10月,刘母去世,刘就将母亲安葬在板木西北5里的席天朗的西北地。其墓碑1958年大跃进时被毁,坟丘尚在。传说,每年清明节,站在村头可以隐约看到有人在给刘母扫墓、添坟,但走近去看又不见人,坟上也没有新土。人们传言,那个添坟、扫墓的"人"就是刘伯温。
安葬了母亲,刘伯温就离开了板木,长期隐居于东海岸边。传说有一次板木集的刘敢、张闯、耿福、梁满仓等4人推车去东海岸边去贩海鲜。到了东海岸,刚坐到船上就见一条大鱼从海里忽地蹦到了船舱里。当即船官就问:"在座的有杞县板木的客官吧!?"他们说:"是啊,我们就是!"船官指着那条大鱼说:"你们看,你们的老乡老刘爷显灵给你们送菜来了。"
第二天办完了货,已是傍晚时分,刘敢他们见路边一间小屋里有位老人正在煮饭,便上前打了个招呼,让老人多放些米。老人说,饭已煮好了,你们吃吧!刘敢他们见小锅一点点儿,心想怎么能够吃呢?当时为了急着赶路,也没说什么,就你一碗我一碗地盛着吃了起来。谁知每人吃了好几碗,也没吃完锅里的米饭。饭后给饭钱,老人说啥也不要。
吃完饭,几位便商量着连夜赶路回家。老人说:你们离家远,路不熟,天又黑,这条道我经常走,我送送你们吧!说完,老人提着灯笼领着四位就上路了。走着,走着起风了,只听耳旁呼呼作响。又走了一会儿,老人说:我该回去了,你们朝着那个亮灯的地方走就行了。老人说完就消失在夜幕当中,他们就按老人说的,朝亮灯的地方走去,心想到那里去问一下到板木怎么走吧。到了那里一看,几位四眼相对又惊又喜:"这不是王老五的豆腐店吗?我们到家了!"他们这才明白,原来是老刘爷把他们送了回来。
据说,东海岸边尚有刘公祠,从古至今凡是杞县人到刘公祠拜谒、参观,都会受到特殊的优待。
欢迎关注杞县高中校友会公众号,了解更多的杞人杞事